凭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试行)
1、授课计划与总结
1)开学初,任课老师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撰写学科授课计划书,并提交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审核后方可执行,由教研组长收集整理交教务处保存。
2)学期结束前,任课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由教研组长审阅把关,收集整理后交教务处保存。
2、备课制度
1) 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系统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正确处理教材和确定教法。
2) 备课时可以参考教学参考资料,但反对死搬硬套,照章抄袭。
3) 教师必须在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同教材的集体备课,利用集体教研活动的时间互相磋商,允许有不同的方法试验。做到进度基本统一,内容基本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统一。
4)教案要真正成为教学方案,教案包括:班别、授课日期、课题、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具、教学过程、作业等。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周备好教案,不允许无教案上课。
5) 上实训课,要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写明上课时间。课前要充分准备,先试做一遍。实训课上,要组织好实训秩序,教育学生爱护教学实训设备,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6)备课遵循“十备”:(1)备教材要融会贯通;(2)备学生要了如指掌。(3)备方法要灵活多变。(4)备教具要得心应手。(5)备语言要言简意骇。(6)备提问要发人深思。(7)备板书要胸有成竹。(8)备联系要举一反三。(9)备作业要难易得当。(10)备教案要详略得当。
3、上课制度
1)上课教师须知
(1)准时到岗。严格执行上课考勤制度,认真做好学生出缺勤记录,对缺勤严重的汇报给班主任。
(2)认真落实教学内容和安全教育,认真履行职责。适时地对学生的不正当行为进行教育和纠正。
2)讲课要做到:
(1)循循善诱,善于启发;讲练结合,提高能力。注意学习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讲解例题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要注意展示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
(2)讲解概念要清楚、传授知识要准确。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克服满堂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板书条理清楚,书写规范。
(6)运用适合专业的语种,语言明白晓畅。
3)按课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或擅自让学生上自习。
4)遵守课堂礼仪和上课时间。
(1)上课。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铃响过才可以上课,不得提前上课。
(2)上课铃响过,教师走上讲台,师生问候。下课铃响过,教师喊:“下课!”,全体学生立正,教师互道“再见”后,学生可以离开教室。
(3)下课铃响过,教师即停止上课,不得拖堂或提前下课。
5)每人按规定上好公开课,学校内部课堂公开,领导和教师可任意听课。
6)注意收集和分析教学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
7)教师在课堂上不得吸烟,不得扯闲话,不得接打电话,不得中途离开教室。
8)不提倡教师坐着上课。
4、调课制度
1) 因教研活动和学校原因需调课时,由教务处作出统一调整,并下发调课通知。
2) 因特殊情况,教师个人需调课者,报教务处,经同意后方可调课。
3) 课表上安排的课程,原则上不能停课。教师由于特殊原因不能上课但无法调课者,必须经教务处安排其他教师代课,任课教师与代课教师之间应将有关教学工作交接清楚。
5、听课制度
1) 每人一学期至少听课10节,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2节。
2) 听课要有听课过程记录,听课后要提出优缺点。
3) 每次听课,应在预备铃之前进入教室,手机调到震动档或关机。
4) 听课过程中,不与其他老师谈话,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
5) 班主任尽可能以听本班为主,科任老师以听本科为主。有师徒关系的应以相互听课为主。
6) 学校组织的各类公开课、观摩课等,按教研组或教务处要求积极准时参加。
6、作业布置、批改要求
1) 布置作业要明确具体,作业要分层次,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布置要适量。
2)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收阅、及时批改、及时发回、及时讲解总结。要有作业情况记录材料。
3)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不错批、字迹要工整不潦草。要做到全批全改、学生作业中错误处要予以指出,答题错误严重者或不认真者要求重作。
4)批改作业要写批改日期。
7、监考制度
1) 监考老师提前15分钟到文印室领取试卷。
2) 监考老师提前10分钟进入试场,组织学生按座位安排坐到指定位置,收缴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并完成考前教育。
3) 教师监考时,严格执行考场规则,教育学生遵守考试纪律。开考1小时内不允许交卷.
4) 试题遇有字迹不清可作回答,但不作题意解释。
5)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许走出考场。
6) 对有作弊行为的学生,应分别情况,按考场纪律给予处理。
7) 监考老师不可在考场内看书、报,不接打电话,不准在考场闲聊,不准擅自离开考场。
8) 考试结束后,教师收齐整理试卷,关好门窗,把试卷及时、亲自交任课老师手中。
8、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1) 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针对学科特点,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及时交教务处。
2) 组织新教师公开课、评课活动,安排新老教师结对。
3) 每月检查组内教师教案,并将检查记录材料交教务处。
4) 组织本学科测验、考试命题工作、制定命题标准、进行审查工作。
5) 每学期抽查学生作业二次(期中、期终),并将检查记录材料交教务处。
6) 每2周组织一次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内容、有记录。
7) 每学期向学校推荐一至二节有特色的研究课,推荐一至二节青年教师优秀展示课。
8) 组织学生课外活动。
9)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学科技能竞赛,安排好辅导教师。
10) 督促指导本组成员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测验次数、实训安排。
11) 准时参加学校的教研组长会议。
12) 做好教学资料汇总、整理和分析工作,收集保存好各种教学资料。
13) 学期末对照计划写出书面工作总结或专题总结,及时交教务处。
14) 带领全组教师积极争创优秀教研组。
9、教研组活动制度
1) 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两周至少活动1学时以上,每次都要做到:定课题、定内容、定场所、定专人记录。
2) 每学期期末,教研组长应带领全组定出下学期的详细活动计划。
4) 教研活动主要内容:
(1)研究本教研组担负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其贯彻措施
(2)研究教学内容,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3)讨论选用教材,组织好教师的集体备课。
(4)举办观摩教学,公开课活动,互相听课。
(5)讨论试题的拟定及考试完毕的试卷分析。
(6)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7)传达教务处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指令,制定实施措施。
(8)研究制作教具、课件。
(9)组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促进知识更新。
(10)教学改革课题、实训方法的研究。
10、考试考查与成绩评定制度
1) 每门学科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考试各一次,练习测验按教学计划执行。
2) 期中、期末考试要根据教学大纲科学命题,不得随意拔高和降低大纲的要求。可以尝试多种考核形式,如技能操作、实践探究等。
3)认真评定学生成绩,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期评成绩以平时(出勤、上课、作业、测验、技能训练、参与度、协作能力等)、期中、期末比例为40%、20%、40%来评定。
4)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与期评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并向学生及家长公布成绩。
5)期中、期末考试要按时进行试卷分析。
6)认真记录和保存学生在各种测试中出现的错题及错因。
教务处
二○一六年三月
1